http学习笔记开篇

http前世今生

1989 年,任职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蒂姆·伯纳斯 - 李(Tim Berners-Lee)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在互联网上构建超链接文档系统的构想。这篇论文中他确立了三项关键技术。

  • URI:即统一资源标识符,作为互联网上资源的唯一身份;

  • HTML: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描述超文本文档;

  • HTTP:即超文本传输协议,用来传输超文本。

这三项技术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已经是稀松平常,但在当时却是了不得的大发明。基于它们,就可以把超文本系统完美地运行在互联网上,让各地的人们能够自由地共享信息,蒂姆把这个系统称为“万维网”(World Wide Web),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 Web。

http/0.9

这一时期的 HTTP 被定义为 0.9 版,结构比较简单,为了便于服务器和客户端处理,它也采用了纯文本格式。蒂姆·伯纳斯 - 李最初设想的系统里的文档都是只读的,所以只允许用“GET”动作从服务器上获取 HTML 文档,并且在响应请求之后立即关闭连接,功能非常有限

HTTP/0.9 虽然很简单,但它作为一个“原型”,充分验证了 Web 服务的可行性,而“简单”也正是它的优点,蕴含了进化和扩展的可能性。

http/1.0

于1996年正式发布,对0.9进行了加强,加强方面如下:

  1. 增加了 HEAD、POST 等新方法;

  2. 增加了响应状态码,标记可能的错误原因;

  3. 引入了协议版本号概念;

  4. 引入了 HTTP Header(头部)的概念,让 HTTP 处理请求和响应更加灵活;

  5. 传输的数据不再仅限于文本

由于“浏览器大战”,这次的更新更像是一份备忘录,而不是标准,并没有引起web世界的激荡。

http/1.1

在“浏览器大战”结束之后的 1999 年,HTTP/1.1 发布了 RFC 文档,编号为 2616,正式确立了延续十余年的传奇。修订如下:

  1. 增加了 PUT、DELETE 等新的方法;

  2. 增加了缓存管理和控制;

  3. 明确了连接管理,允许持久连接;

  4. 允许响应数据分块(chunked),利于传输大文件;

  5. 强制要求 Host 头,让互联网主机托管成为可能。

1.1是一个正式的标准,是血缘正统的下一代,互联网在它的“保驾护航”下迈开了大步,由此走上了“康庄大道”,开启了后续的“Web 1.0”“Web 2.0”时代。现在许多的知名网站都是在这个时间点左右创立的,例如 Google、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

不过由于 HTTP/1.1 太过庞大和复杂,所以在 2014 年又做了一次修订,原来的一个大文档被拆分成了六份较小的文档,编号为 7230-7235,优化了一些细节,但此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动

http/2

经过近10年的爆炸式增长后,1.1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需求(主要是慢)。于是Google揭竿而起,用自家全球占有率60%的Chrome,顺势把 SPDY 推上了标准的宝座,互联网标准化组织以 SPDY 为基础开始制定新版本的 HTTP 协议,最终在 2015 年发布了 HTTP/2,RFC 编号 7540。

HTTP/2 的制定充分考虑了现今互联网的现状:宽带、移动、不安全,在高度兼容 HTTP/1.1 的同时在性能改善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主要的特点有:

  1. 二进制协议,不再是纯文本;

  2. 可发起多个请求,废弃了 1.1 里的管道;

  3. 使用专用算法压缩头部,减少数据传输量;

  4. 允许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

  5. 增强了安全性,“事实上”要求加密通信

虽然2诞生了已4年,但现今普及率还很低,基本都还是20年之前的1.1,可见1.1之经典与强大!

http/3

在 HTTP/2 还处于草案之时,Google 又发明了一个新的协议,叫做 QUIC,而且还是相同的“套路”,继续在 Chrome 和自家服务器里试验着“玩”,依托它的庞大用户量和数据量,持续地推动 QUIC 协议成为互联网上的“既成事实”。

在 2018 年,互联网标准化组织 IETF 提议将“HTTP over QUIC”更名为“HTTP/3”并获得批准,HTTP/3 正式进入了标准化制订阶段,也许两三年后就会正式发布,到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跳过 HTTP/2 直接进入 HTTP/3。

Http是什么?

如果你是在面试,碰到这种问题,千万别用一句话回答:超文本传输协议。

把它拆解成有所属关系的三个词: 协议,传输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协议

你的人生应该是充满协议的,三方协议,租房协议等等…. 一般协议中都会有甲方乙方丙方等等。

我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强制性的约束参与协议的各方,遵守协议的条款,违约了就会有相应的处罚。

广泛的来看,计算机中的协议则是指的是: 人与机或者机与机进行交互的规范。

http协议是使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确立了一种计算机之间交流通信的规范,以及相关的各种控制和错误处理方式。

传输协议

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A与B之间的传输,并且分为请求方响应方

如果从“A<===>B”,变成了“A<=>X<=>Y<=>Z<=>B” ??? 很多场景都是需要这样的中间人。

A 到 B 的传输过程中可以存在任意多个“中间人”,而这些中间人也都遵从 HTTP 协议,只要不打扰基本的数据传输,就可以添加任意的额外功能,例如安全认证、数据压缩、编码转换等等,优化整个传输过程。

HTTP 是一个在计算机世界里专门用来在两点之间传输数据的约定和规范,并不是计算机A和计算机B。

超文本传输协议

“文本”,在协议中,是完整的、有意义的数据,可以被浏览器、服务器这样的上层应用程序处理,而不是 TCP/UDP 这些底层协议里被切分的杂乱无章的二进制包(datagram)。

“超文本”,它是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的混合体,最关键的是含有“超链接”,能够从一个“超文本”跳跃到另一个“超文本”,形成复杂的非线性、网状的结构关系。

我们最熟悉的超文本就应该是 HTML 了,它本身只是纯文字文件,但内部用很多标签定义了对图片、音频、视频等的链接,再经过浏览器的解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含有多种视听信息的页面。

非要一句话?

HTTP 是一个在计算机世界里专门在两点之间传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超文本数据的约定和规范、

HTTP 不是一个孤立的协议。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HTTP 也是如此。在互联网世界里,HTTP 通常跑在 TCP/IP 协议栈之上,依靠 IP 协议实现寻址和路由、TCP 协议实现可靠数据传输、DNS 协议实现域名查找、SSL/TLS 协议实现安全通信。此外,还有一些协议依赖于 HTTP,例如 WebSocket、HTTPDNS 等。这些协议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协议网,而 HTTP 则处于中心地位。

知识map

img

评论